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策行三国 第741章 作秀高手(书虫小6打赏加更)

孙策到会稽来,不仅仅是要做会稽太守,而是要经营江东,把江东变成他的根据地。南阳虽好,毕竟是前线,没有足够的纵深,可以成为伸出去的拳头,却无法成为腹心。

江东四郡之中,不管是从地理还是经济来看,吴郡都是最适合发展的。大片的平原,丰富的物产,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,供养更多的人口,也让更多的人脱离农业。水网纵横,交通又方便,偏安江南的朝廷大多会以吴为都,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。

孙策不想偏安东南,但吴郡的确很合适做后方基地。暂时不取吴郡,也只是想缓一缓,让朝廷先把注意力转到袁绍身上,不想在根基还没有稳固的时候成为众矢之地。

沈友领会了他的意思,不再劝他取吴郡,转而劝他驻兵太湖。

太湖是吴郡的腹心,东岸就是吴郡郡治吴县,驻兵太湖,什么时候想取吴县,旦夕可至城下。对于水运发达的江东来说,太湖就是所有水道的汇流地,占据了太湖就是控制了四通八达的水道。东可入海,南可入会稽,北可至长江,西行可入丹阳腹地,直入巢湖——孙策这次来走的就是这条水道。

扬州六郡,孙策得其四,剩下的只有吴郡和豫章。新任扬州刺史不去九江上任,却跑到吴郡来,显然是要反攻,而反攻的第一目标应该就是丹阳。丹阳的得失对双方都至关重要,控制丹阳,不仅能掌握最好的兵源,还能掌握扬州的枢纽。以目前的形势看,争夺丹阳关键就是吴郡。

孙策留在太湖,许贡就不敢轻易离开吴郡,威胁丹阳,而孙策要支援丹阳却很容易。

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孙策想争取吴郡人心,自然要与吴郡士人接触。吴郡士人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吴县,驻兵太湖肯定比在会稽方便。有周氏兄弟在前,会稽士人已经与孙策交恶,短时间内很难改善。而吴郡士人与孙策没有直接冲突,却有同郡之谊,更有陆康这个前辈从中撮合,可得事半功倍之效。

孙策欣然从命。他之前和郭嘉就讨论过类似的方案,只是没有打算驻兵太湖。现在得到沈友这个土著的支持,他乐得更近一步,把重心放在吴郡。他也清楚,沈友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与他是吴郡人有很大的关系。他不希望吴郡易手时发生战事,如果能不战而胜,他也算是积了阴德。

孙策也这么想,毕竟是故乡,能不流血当然再好不过。历史上的他因为杀人太多,引起吴会世族的激烈反抗,不仅自己遇刺身亡,还留下了深重的隐患,耽误了大量的时间。这一世有机会改变,他求之不得。

孙策随即向太湖进发。在阳羡(今宜兴市),他遇到了奉许贡之命前来迎接的郡丞王珍和阳羡世族代表。

阳羡地处太湖西岸,是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处,又与丹阳接近,在整个吴郡来说,算是比较落后的地方,人口、经济、文化都不能和太湖东岸的诸县相比。阳羡本地出名的世家不多,只有许家独占鰲头,随王珍前来迎接的就是许家的家主许淳。

见面之前,沈友向孙策介绍了阳羡许家的情况。沈友不说,孙策还真没什么印象,听沈友说完,他忽然想起来了,这个阳羡许家还真不是一般人。之所以不一般,倒不是许家出了什么大人物,而是许家的发家史就是汉代荐举制弊端最鲜明的例子,在史书上都留了名的。

阳羡许家发家比较早,几乎和吴县陆家一样,在东汉初就异军突起,不仅有人入仕,而且做到了九卿级别。这个人就是作秀高手许武。

许武年轻时父母早亡,只留下他们弟兄三人。阳羡就在太湖边上,耕地少,饿是饿不死,想发家却也不容易。许武有头脑,不仅自己读书,还让两个弟弟读书。光读书也不行,没人知道啊。他就特立独行,白天耕地的时候,让两个弟弟在旁边看,晚上教两个弟弟读书,书声朗朗,直到半夜,邻居想不知道都难。一旦弟弟读书不用功,他就跑到家庙里哭,搞得人人皆知。

于是许武很快成了名,被举为孝廉。在东汉初,孝廉还不算太多,举为孝廉就意味着能够做官了,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已经是鱼跃龙门,光宗耀祖了。但许武不满意,他一个人被举为孝廉还不够,还想带着两个弟弟一起飞,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,把家产分为三部分,最好的那部分给自己,差的坏的给弟弟。

这当然是不公平的,立刻有人出来打抱不平,鼓动他的弟弟去告。他的弟弟得了他的吩咐,却摆出一副兄不友、弟必恭的模样,多番谦让,坚决不肯告,一下子成了名,被称为道德典范,很快也得到了选举的机会。这时候,许武才表明心意,表示自己当初那么做是为了让弟弟成名,现在弟弟已经成了名,他愿意重新分配家产,不仅将亏欠弟弟的还给他们,还要将他这几年辛苦赚来的钱一起分掉。

于是,许家三兄弟一起成了名,仕途亨通,最会作秀的许武在官场上如鱼得水,官至长乐少府。许家也成为阳羡首屈一指的大族,即使是整个吴郡也是赫赫有名。当然了,许武成名的故事也广为传播。有人羡慕,一心想效仿;有人鄙夷,视之为丑类。但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影响不了许家的实力。许武的孙子许荆官至桂阳太守,许荆的孙子许戫官至太尉,千石、二千石代不乏其人,在郡县为吏的更是数不胜数。

唯一可惜的是许家虽然长袖善舞,但真没出什么杰出的人才,似乎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来作秀了,学问也好,理政能力也罢,都没什么拿得出手的,离一流世家总缺那么一口气,官做得不小,威望却始终无法和陆家相提并论。

沈友说完许家的发家史之后,他又提醒孙策。

“将军见到许家人时,最好能以礼相待,以免节外生枝。”

孙策听出了沈友的话外音。“怎么了?”

“许家是阳羡第一世家,人口众多,历任县长上任都要先拜会许家,侵占土地、偷税避赋是必然的事。阳羡东靠太湖,南倚铜官、伏虎、石门诸山,入湖为寇,入山为贼,都很方便。”

孙策明白了。这就是宗贼的典型范例啊。

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